跳到主要內容區

願景與使命

:::

本校將提供身心障礙學生接受適性教育之機會,協助其充分發展身心潛能,培養健全人格,習得一技之長,期能充分開發人力資源,獨立自主生活,促進國家社會之進步發展。 

(一)願景: 

1. 確立學校發展方向,符應未來發展趨勢
學校在規劃過程中,以考量特殊學生的需求、特殊教育時代發展趨勢、社區特性等加以規劃,因此近程目標為「營造教學、服務、
和諧與專業的優質團隊」,組織多元專業發展社群與完備臺東區高中職專業服務團隊,提升專業成長與提供優質服務;中程目標為「在軟硬體納入合適的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十九項議題,包括性別平等、人權、環境、海洋、品德、生命、法治、科技、資訊、能源、安全、防災、家庭教育、生涯規劃、多元文化、閱讀素養、戶外教育、國際教育、原住民族教育等。」性別平等發展學生自學手冊,戶外教育積極申辦登山計畫,提供學生多層次的學習;長程目標為「建構共融式環境」,以利校園、學生、教職員與社區互動共好。
2. 結合教育與醫療,發揮科際整合的功能
身心障礙者需要的不只是教育,應依專業評估之結果結合復健、物理治療、職能治療、心理治療、語言治療等專業團隊服務,對他們的幫助更有實質的效果。也希望藉由科技的進步,醫療的發達,讓中重度、極重度及多重障礙者能提升其日常生活適應之功能。近程目標為建置專業團隊完善人力,提供學生學習、生活、心理、復健訓、職業輔導評量及轉銜輔導與服務等協助,中程目標係為發展社群,建立合作小組研擬教學策略與正向行為支持系統,長程目標為建立核心諮詢小組,提供校內外專業的諮詢與建議。
3. 實施特殊需求學生生涯教育及轉銜服務,開拓其工作領域,依據「各教育階段身心障礙學生轉銜輔導及服務辦法」,為使身心障礙學生服務需求得以銜接,本校將評估學生個別能力與轉銜需求,訂定適切之生涯轉銜計畫,並協調社政、勞工及衛生主管機關,提供學生整體性與持續性轉銜輔導及服務。近程目標為生涯教育與轉銜服務納入課程一環,在大型活動和實習課程中訓練學生交通獨立自主,此外,積極拓展實習場所擴展學生能見度,中程目標係為學生見習與實習與社區完整接軌,本校鄰近之職訓資源包括四健會、農改場、原生植物園等,建構實習與就業的橋樑,營造就業環境與社區生活零推論的學習空間,提升就業率與機構安置率。長程目標為結合家長、社會福利與學校資源,例如與本縣家扶和早療機構、家長協會與團體建立聯繫的橋梁,充分掌握社會福利資源與完善招生模式。此外,實習課程能結合家長職業專長發展特色課程,引導學生建構適性的未來生涯。
4. 結合學校與社區資源,實現學校社區化理想
「團隊合作」已是未來教育的發展趨勢,本校將逐年充實設備,跨校合作,相互支援,讓普通教育與特殊教育結合,使社會大眾充分瞭解特殊教育,彼此共存共榮。身心障礙者最困難的就業問題,近程目標係為安排學生至社區見習實習,培養學生在社區的獨立交通能力,認識社區的職場資源;相關活動亦與社區建立聯繫,例如本校成年禮單車活動與鄰近的大潤發、綺麗飯店和國立臺東大學皆有合作關係;而相關專業課程亦與社區技術專長業師進行合作教學,遴聘業界專家提升本校師生教學與學習成效。中程目標為建構與社區完善的溝通橋梁,臺東縣政府教育處協助本校與鄰近的學校資源共享,以期有更多互助互惠的良善循環;本校首長亦積極拜訪社區機構及政府單位,互通有無與意見交流。長程目標為結合企業界、社區資源、慈善團體、社會福利機構及家長力量,依學生之能力,加以系統化訓練,以完善學生未來就業及就養;並營造校園共融環境,拓展社區交流能見度。本校在校生及部分畢業生目前於社區協會、飯店、便利商店及本校等地就業,部分就養學生安置在家及機構。臺東區工廠企業數、相關團體及家長力量相對於其他縣市顯得薄弱,因此積極安排學生進入社區實習、轉銜會議鼓勵家長參與、家長與協會團體的交流皆能提升就業及就養安置率。而校園共融遊戲設備的規劃,能進一步搭建起社區居民、鄰近學校及相關機構的交流,實現學校社區化理想。

(二)使命:

1. 以學生為主體強調適性發展。
2· 以教師為核心尊重專業教學。
3· 以家長為夥伴鼓勵信任參與。
4· 以社區為資源彼此互助共榮。
5· 以學校為本位發展共同願景。